玉米適應範圍廣泛,世界各地的玉米生產大多集中在緯度30°∼55°之間,在緯度47°以上的地區栽培面積較少。多數熱帶地區,從臨海到數千公尺海拔之高山區都可見其蹤跡,其重要產區大多集中於熱帶、亞熱帶及溫帶。玉米的產量會因溫度高低、雨量多寡與分布及日照長短而發生變化,一般理想的氣候條件是生育期間有溫暖氣候,生育初期和抽穗前後有適量水分,到生育後期又須稍為乾燥,促進籽實成熟,並利於採收工作。
一、溫度
玉米為適於溫暖氣候環境的作物,其生長受一定之低溫限制。若日溫平均低於19℃,夜溫低於13℃,玉米無法生長良好。溫度為21∼27℃及無霜期維持在120∼180日的區域,則可獲得較好的產量。玉米對於高溫的限制彈性較大,但氣溫若低於4℃或高於48℃,則完全停止生長。在整個生育初期,低溫會明顯減低產量,而對生育後期的影響較輕,惟若遭遇過冷季風,亦將嚴重影響產量。
二、雨量
生長區域的年雨量一般介於250∼5,000公釐之間,無灌溉時,降雨需維持1,500公釐。玉米生長雖然無特定的降雨上限,但過多亦不利於生長;尤其在玉米苗期多不耐淹水,在多雨季節則應隨時排除積水,以免發生病蟲害及延長成熟期。就玉米水分需求而言,在生長期中最關鍵的時刻為雄花抽穗期與授粉期,此外,在生長初期及籽粒充實期也很重要,生育後期則需稍為乾燥。
三、日照
玉米屬於短日照作物,通常長日照下其莖葉繁茂,生長期延長;短日照下開花提早,營養生長受到抑制。品種間對日照長短之敏感性頗有差異,因此,栽種玉米必須針對當地之日照條件,慎選品種。
四、土壤
玉米對土壤的選擇並不嚴格,除極端砂土及黏土外,均可栽植;但以土層深厚,排水良好,富含有機質之肥沃壤土為佳。玉米生長的最適合土壤酸鹼值大約在pH值5.0∼8.0的範圍,其中以pH值6.0∼7.0最佳。在適宜的土壤中,玉米根系發達能伸長至1.0∼1.5公尺深。臺灣位於太平洋的颱風帶,又為大陸東南邊緣的季風盛行區,南部屬於乾濕季分明的熱帶;北部為濕潤的亞熱帶,氣候獨特。但基本上此種氣候對於玉米生產限制不嚴重,除須注意梅雨、颱風、豪雨及冬季東北風的低溫寒害外,一般地區全年均可栽培玉米,多以春、秋兩季為主。
(參考資料:臺灣硬質玉米栽培管理技術。2016。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,第7頁。臺南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