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前處理

       茶樹的分布主要受溫度、雨量、光照、風力與土壤等自然環境的支配,自北緯40度至南緯30度之間均可栽培。茶樹生長最適宜的平均溫度在18~25℃之間,低於5℃時,茶樹停止生長,高於40度時茶樹容易死亡。茶樹性喜溼潤,年降雨量1,800~3,000公厘,相對溼度在75~80%之間,海拔自數十公尺至二千餘公尺;凡大氣中相對溼度較高的山地茶區,多適於茶樹生長,現今台灣著名茶區多沿中央山脈及其支脈而上,都位於山川秀麗之地區。以下介紹自然環境因子對茶樹之影響:

              一、溫度:一般而言茶樹生長最適宜的平均溫度在18~25℃之間,溫度較高的平地茶區,茶樹生長雖旺盛,產量較豐,但其品質與較溫度低或日夜溫差較大的山地區域有所不同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二、雨量:雨量亦為決定茶樹生長盛衰的主要因素,長期乾旱或年降雨量少於1,500公釐的地區,多不適於茶樹的經濟栽培,年降雨量在1,800~3,000mm,且年中雨量分佈均勻之地區較適於茶樹生長。濕度在75~80%,不僅有利於茶樹生長,且能提高茶葉品質。但如濕度過大則對茶樹反而有害,不但影響生長亦易罹病害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三、光照:茶樹為葉用作物,日光照射之強弱,日照時數之長短,影響茶葉生育之遲速,葉色濃淡,所含化學成分多寡,品質之優劣,均有密切之關係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四、風:緩和之風(微風),能促進葉面之蒸發,以助體中養分之運行,增加空氣之流動,以助葉面之呼吸,搖動枝幹則各部組織因之堅強,抵抗力增加。暴風(颱風)一起,飛砂走石,摧幹折枝,毀滅茶樹,造成產量減少與品質亦差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五、土壤:茶園土壤首需排水良好、表土深、土質疏鬆,pH 值4.5~5.5之間,且富含腐植質及礦物質之砂石壤土或砂質黏土為佳。茶園土壤 pH 值對茶樹的影響屬於間接性,它是先影響植物營養要素溶解度及有效性,再影響茶樹生長。

       每種植物都有其適合的生長環境,茶樹也不例外,合適的氣候、地勢和土壤不但能增加茶葉的產量,更能提高茶葉的品質。欲從茶業生產工作,應先釐定長遠的茶園經營管理目標,擬定栽培營運計畫,審慎評估,然後始可進行茶園開墾與種植,確保經營成功。

(參考資料:劉千如、蘇彥碩、邱垂豐。茶樹栽培技術-栽培管理。茶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https://www.tres.gov.tw/ws.php?id=1669)

       茶樹的經濟年限長,最初茶園開墾時的規劃,往往影響數十年的管理模式及經濟效益,良好的茶園規劃可以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,成本降低,反之,若規劃不完全則易衍生出許多管理上的問題,徒增煩惱。故在茶園建立時應審慎規劃、評估,將基礎建設一次到位,奠定將來經濟生產的良好基礎。

       一、茶園選擇:

       茶園應選擇於溫暖多雨之處,以攝氏20~25度,年降雨量在1,800~3,000 mm,且年中雨量分佈均勻之地區較適於茶樹生長。茶園土壤宜選擇土層深厚,土壤物理性良好,排水及保肥力較佳的土壤,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鎂等茶樹所需的養分在合適的範圍,有機質豐富,土壤 pH 4.0~5.5的土壤較佳,土壤 pH 高於5.5或土壤鈣含量超過800 mg/kg(ppm)時則不利於茶樹生長。

       二、茶園開墾:

       整地時應利用大型機具,將茶園表土及底土充分翻攪,打破硬盤土層(犁底層),挖掘深度最好可達1公尺深,日後方不致發生排水不良,導致根系生長不佳的情形,在翻攪過程中應將石礫撿拾乾淨,而後利用曳  引機將茶園整平。山坡地開墾首重水土保持,坡度小者,可沿等高線種植,坡度大者建議施做平台階段。仰角超過28°以上之坡地已超限利用,不適合種植茶樹。

       種植時行距以150~180公分,採取南北向開溝,使日照平均,溝寬30~35公分,深30~50公分,先於溝底施用腐熟有機質基肥,再覆蓋上一層表土,經20~30天後種植,若種植溝不施用基肥,則以隨挖隨種為宜。

       在開墾時農路及灌溉系統的位置就應及早規劃,便於農用搬運車、資材及相關機具進出。灌溉系統依農路而設立,儲水塔建議設立於茶園最高處,在灌溉時可以提供穩定的壓力。灌溉系統依地形、水源及成本再行考量。

       三、茶樹種植:

       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下旬間的下雨時期均可種植,以行距150~180公分,株距40~50公分,每公頃定植12,000~14,000株為基準,選擇雨後、氣溫較低及土壤濕潤時較好,儘量避免晴天種植,若必須於晴天種植,應先將土壤濕潤,種植後再行澆水,使根部充分與土壤接觸。

       種植後為減少葉片水分蒸發,應於植株離地面20公分處行水平式剪枝。為防止乾旱保護幼苗,於幼苗兩側覆蓋稻草或其他乾草,以防止水份蒸發。茶樹在幼年期樹冠尚未鄰接時,茶行間因光照充足相當容易產生雜草,此時可以利用雜草抑制席、稻草、花生殼等資材覆蓋,減少人工除草的成本。品種選擇主要依茶園經營的目標及所在環境條件而定。

(參考資料:劉千如、蘇彥碩、邱垂豐。茶樹栽培技術-栽培管理。茶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https://www.tres.gov.tw/ws.php?id=1670)

一、定植時的剪枝:

       茶樹定植後,應於茶苗距地15~20公分處,保留數張葉片後將頂梢剪除,減少其水分蒸發,並於茶園行間敷蓋,保持土壤水分,增加其存活率。定植當年生長期間任期自然生長,在產季時勿見芽就摘,易造成往後茶樹生長勢較弱,影響發育。

二、幼木茶園之剪枝:

       定植後第一個冬季,視茶樹發育情形來決定剪枝與否,發育差者略予修剪,而發育良好者離地面25~30公分處加以剪頂。爾後每年提高5~10公分平剪。定植第四年時樹冠擴大成型,可增加採摘次數。冬季於離地面40~45公分處施行淺弧形剪枝。冬季剪枝後其樹高在45公分左右,樹冠在60公分左右,已完成茶樹基本構型。

三、成木茶園的剪枝:

       定植後第五年起,每年冬季或為了調節產期而於春季後在距離去年剪枝面提高3~5公分處進行淺弧型之淺剪枝,同樣應將暗弱枝條、病枝、枯枝一併剪除。在冬季以外的季節剪枝應注意水分供應,如遇亁旱,應需充分灌溉,以免茶樹受損。

       產量穩定後,若茶樹樹勢衰弱,或雖樹勢尚佳,但於定植第12年至第16年左右未曾中剪枝或深剪枝,樹高又超過90~100公分影響採摘作業時,亦應進行中剪枝。約為45~50公分處進行水平型中剪枝,由較粗壯的枝條上發出強健新芽,使樹勢恢復以提高產量與品質。

       數次中剪枝之後,如茶樹生長勢衰弱又無法利用剪枝恢復其樹勢時,則可進行深剪枝。深剪技之高度應離地面20~30公分(小葉種)或40~45公分(大葉種或生長勢稍佳者)處剪斷,此時應用深剪枝刀,若枝幹過粗,深剪枝刀難以剪斷時,則應用鋸刀或深剪枝機,並確保刃口銳利,以免枝幹裂傷而影響新芽的萌發。

       台刈則是最後手段,離地5公分處將茶樹截斷,台刈後三年內可參照幼木茶園進行剪枝。第四年起依成木茶園的剪枝方法進行養成優良樹型。茶樹兩邊橫向生長枝枝條予以修剪,使行間保留20~30公分距離,以便進行田間作業。一般剪枝作業在茶樹休眠時期剪枝最為適當,約在冬至前後進行剪枝(12月上旬1月上旬)。

(參考資料:劉千如、蘇彥碩、邱垂豐。茶樹栽培技術-栽培管理。茶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https://www.tres.gov.tw/ws.php?id=1671)

       茶園管理雜草防除佔茶園管理成本約30%左右,雜草防治是造成茶園栽培勞力付出較多原因,所以在雜草防治上亟需建立「雜草管理」的觀念取代傳統的「根除」,即在作物產量品質與雜草生存間取得一個平衡點,長期持續的控制雜草,使其生長量不致影響作物生產及品質,可維持作物較佳之生長空間,同時亦可維持生物多樣性。以下為茶園草類防治策略供參考:

              一、選擇除草:據調查臺灣茶園雜草種類有52科166種,常見的有85種,雜草並非全部對茶樹有害;所謂選擇性除草,即對於競爭性強、消耗肥力、阻礙採摘工作及易攀爬在樹冠上,且為病蟲害媒介的惡性雜草,均應予以消除;而部分植株柔軟生長期短的雜草,其對茶樹生長並無不利的影響,反而有利於水土保持,可任其自生自滅或留至相當時期,再耕入土中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二、適時除草:除草應適時,凡一、二年生之雜草,在開花前應予剷除,以免種子飛散傳播,翌年繁殖更盛。其次應特別注意的是在雨天,或雨季期間避免中耕除草,以免鬆動表土,造成表土沖蝕及土壤結塊,反而有害,如確需除草,可用刈草方式或將惡性雜草拔除即可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三、草生栽培:草生栽培為於茶園內利用割草或選擇性之除草劑等管理方式,選留適合的草種進行管理,使園區保持草生狀態的管理方式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四、綜合性管理:茶園雜草綜合性管理即配合地形、氣候、土壤及茶樹生育期等因素採上述各種雜草防除方法進行綜合管理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五、中耕除草的時間:中耕除草宜選擇晴天或雨後土壤稍乾燥時進行。

              六、耕耘之深淺:幼木茶樹中耕宜淺,茶樹周圍之雜草只能用手拔除,以免傷及根莖。成木茶樹中耕宜深,一般成木茶樹行間耕作以深度不超過30公分,寬度不超過40~50公分,即行間可進行深耕,茶樹根際兩旁宜淺耕為宜。

       茶園雜草管理應兼顧茶園生產、環境保全、永續利用及生態保護,適時適地控制雜草危害,降低管理成本及危害程度。除草方法的選擇應視個人勞力、茶園條件、雜草發生生態及經營收益而決定,而篩選具匍伏性、耐踐踏且覆蓋率佳之草種與茶樹共存之草生栽培方法,可減少土壤沖蝕及培養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環境,亦為現今栽培之新選擇。

(參考資料:劉千如、蘇彥碩、邱垂豐。茶樹栽培技術-栽培管理。茶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https://www.tres.gov.tw/ws.php?id=167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