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前處理

一、溫度

       生育適溫因品種而不同,北蔥的生育適溫約23~30°C, 四季蔥約在16~25°C。種子發芽適溫介於15~25°C, 溫度高於30°C或低於10°C則發芽不良。蔥之抽苔開花與低溫有關,北蔥對低溫較敏感,稍低溫即抽苔;四季蔥則需較長的低溫方能開花。蔥白生長適溫高於15°C, 但較適冷涼地區,高溫下蔥白變薄且質地不佳。

二、光照

       對光強度要求不高,光補償點約1,200 lux , 光飽和點約12,000 lux 。光照過低,光合作用弱,同化物累積少,生長不良,光照過強,葉易老化 。

三、水分

       蔥葉表面多蠟質可減少水分蒸散,但缺根毛,吸水能力不足,故生 育期田間必須保持濕潤,惟根系分佈淺,不耐淹水 。

四、土壤

       青蔥忌連作,需與水田輪作,最適宜的土質為富含有機質的壤土,pH 5.5~6.5, 土層深厚丶排水良好丶富有機質,可生產出優質青蔥;砂土或礫土所生產之青蔥,葉肉較硬而品質劣 。 排水必須良好,否則蔥白與根易腐爛 。

(參考資料:青蔥栽培管理手冊。2009。農業經營專區技術叢書,第11頁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整地前先施用基肥,用耕耘機拌入土中混和均勻,然後用培土機(曳引機)做畦。地勢較低窪、排水不良,畦高宜較高;地勢較高、排水良好者,畦高可較低。做畦後畦面上覆蓋稻草,可以防止雜草滋生、冬季可保溫、夏季兼可降低土溫,減少水分流失,防止土壤被雨水沖刷。

(參考資料:青蔥栽培管理手冊。2009。農業經營專區技術叢書,第12頁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選擇無病害且生長強健之種苗1、2根,勿切除蔥葉,修剪掉根,每穴種植2至3支,種植株距20公分。種植時用植蔥器插入畦面開穴,深度與蔥白長度相同。夏天溫度高時植穴宜淺,約15公分即可,秋冬溫度低時植穴可深達20公分。種植時應選擇陰天或陽光較弱之天氣,以減少陽光直接曝曬,提高成活率。蔥苗植入穴中後不必填土壓實,一方面可省工,另方面避免根部或蔥苗遭擠壓而受傷。

(參考資料:青蔥栽培管理手冊。2009。農業經營專區技術叢書,第12頁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定植後每隔約20日施追肥一次共約四次。青蔥根部非常怕浸水,如遇豪雨,應注意排水,否則發育不良,甚至腐爛死亡。青蔥忌連作,同一塊土地連續栽種三次後即需另覓地區種植,否則病蟲害將會日趨嚴重,產量下降。

(參考資料:青蔥栽培管理手冊。2009。農業經營專區技術叢書,第12頁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青蔥主要病害為疫病、軟腐病、紫斑病、菌核病及銹病,主要害蟲為甜菜夜蛾、潛蠅、薊馬等。正確且適時施用農業,可收防治效果,使植株健壯,產量品質均不受影響。

(參考資料:青蔥栽培管理手冊。2009。農業經營專區技術叢書,第12頁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