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前處理

       甘藷適合栽培於溫暖地區,攝氏15℃以下莖葉即停止生長,台灣北部地區春夏秋均可種植,但以春夏為宜。一般以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宜,過於粘重的土壤或過多砂礫的土壤,易造成塊根形狀不整齊,不適宜栽培甘藷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6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種植前將土地利用耕犁或曳引機作業耕土,使土壤細碎、疏鬆和平整,然後把有機質和化學肥料等條施後,作成弧形的畦,畦面高約30-40公分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6-17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1. 藷苗種類:

       (1) 本田苗:於本田直接採苗,供種植用或自本田直接採苗植於苗床,供採苗用。採用本田苗時,應注意無病毒優良苗的選擇。一般栽培2-3年後,需用優良種藷苗更新。

       (2) 種藷苗:選拔藷形整齊之質優種藷直接育苗的方法,特點是易得品質優良的藷苗。

2. 育苗方法:

       (1) 植藷法:用種藷繁殖,採苗後直接供本田栽培。此法雖較能省工和節省土地,又可在短期內育成多量苗,但所需種藷數量多,且育成苗較細弱。如種植期為8-9月,應在5-6月埋下種藷。

       (2) 植苗法:先由種藷育成藷苗,再經採苗繁殖後,供本田栽培的育苗法。此法育苗所需作業步驟較為複雜,也較費時工及需較多土地,但所需種藷數量較少,育成苗強壯,選擇優良苗機會多,如種植期為 8-9月,種藷下種應在4-5月,採苗田繁殖期,應在6-7月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7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採用優良藷苗是栽培甘藷提高質、量的基本要件,採苗時應掌握優良苗的特性,理想藷苗必須是生長機能旺盛,節間短,節數7-8節,有6-5枚以上葉片,且莖粗大,強壯及長度約25-30公分的先端苗或二節苗。不宜將品質不同的藷苗混合種植,以免影響產量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7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北部地區春夏作3~7月,秋作8~9月插植為宜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7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甘藷插植最適密度,宜考慮品種特性、土壤性質、環境條件及利用目的等而定。一般最適種植密度為行距100公分,株距25-30公分,每公頃約種植33,000-40,000株,例如台農66號因莖葉較茂密,行株距宜採100×30公分。若為配合機械作業採收,行距應略寬為120公分,株距25-30公分,每公頃約種植28,000-33,000株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7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插植方法直接影響甘藷塊根形狀的好壞、塊根的大小及收量的多少,因為近地面的節所生的藷數多而且大。反之插植過深者塊根少而且小,所以水平淺植比斜插法為優,將藷苗水平淺插土中以手輕壓平後覆土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8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避免土壤硬化,於插植後一個月須進行中耕,同時施追肥並進行除草及培土等工作。但培土須注意以不超過原畦之高度為原則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8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甘藷生育初期和中期,即插植三個月前後,如土壤過於乾燥並視實際情形灌溉2~3次(約插植後40、60、80天各灌溉一次 ),儘量保持土壤適濕狀態,勿使土壤乾濕發生急劇變化,以免塊根發生裂開。一般採用畦溝灌溉,深度以畦高之1/2-1/3為宜。生育期中藷田遭受淹水時,對甘藷生長不利,應注意排水工作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8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

       台灣地區氣候高溫多濕,甘藷莖蔓伏在地上,節間容易生根,故在灌溉或降雨後,依實際情形進行除草及理蔓1~2次,將蔓輕輕拉起再放置原位。如無特別需要,可不必舉行。

(參考資料:甘藷專輯。2007。桃園區農業專訊第60期,第18頁。桃園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