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收及收穫後處理

    台農 1 號百香果隨果實成熟度提高,酯類及醇類等揮發性物質逐漸增加,使得成熟的果實具有較佳的香氣表現,在果實轉色期間,有機酸含量也開始減少,讓甜味的表現變得更為明顯。因此,採收成熟度越足夠,風味品質表現越佳。百香果開花後約80天,果實會完全成熟、自然掉落。早期百香果的採收多為利用人工手採或撿拾地面落果,但自然掉落的果實因為重力震盪,容易導致果肉與果皮分離,造成果肉變酸、變質,且容易沾染地面泥土,使外觀品質下降、易有病害;現在果農為了方便收集百香果果實,同時維持果實外觀及內部品質,在棚架下方懸掛塑膠網,收集成熟掉落之果實,可避免果實損傷與泥土汙染,影響商品價值。
    百香果果實自然成熟掉落後,經放置 2-3 天可增加香氣及風味,因百香果為更年性果實,後熟期間有較高的乙烯生合成, 可以利用蓋棉被的方式,維持果實溫度,利用果實呼吸熱增加的溫度及乙烯的釋放,自然催熟果實,提升果品風味及外觀。
〔參考資料:吳庭嘉。2017。百香果綜合栽培管理技術。臺中區農業專訊第98期,第20頁。臺中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〕
    採收後需整理清潔果實外觀、去除果梗上乾枯的萼片及避免果梗折損,以維持果品的整潔。果實表面適度風乾,可降低採後貯運時病害的發生,延長採收後果實壽命。果實清潔整理後,再依照其外觀完整性、色澤及重量進行分級,可參考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之分級包裝規格標準。
〔參考資料:吳庭嘉。2017。百香果綜合栽培管理技術。臺中區農業專訊第98期,第21頁。臺中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〕
       百香果採收後果實仍會進行呼吸、蒸散作用及其他生理作用等,果實品質會隨採收後的時間及環境逐步改變。而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,氧化葡萄糖或有機酸產生能量供應其他生理作用進行,造成果實品質的改變,果實糖度降低等。百香果屬於更年型果實,採收後果實後熟過程中有明顯的更年型果實呼吸率上升,伴隨乙烯釋放率增加的情形。因此,為降低採收後品質改變的速度,延長販售時間,採收後適當之貯藏溫度是必要的。
    百香果果實於室溫環境下約 7-10 天, 易發生失水萎縮、黴菌腐爛、果汁發酵,嚴重影響果實外觀、重量、風味與營養價值。低溫貯藏可降低果實呼吸作用、蒸散 作用、乙烯生合成等生理現象,延緩品質損耗與微生物滋生造成果實腐敗。但當百香果貯藏於6℃以下的溫度會導致寒害發生,使果皮發生軟化及不正常變色情形, 隨著紫色種果殼的軟化可能會使花青素滲入果汁之中,反而加速果實品質劣化及改變果汁顏色。百香果採收後最合適的儲存溫度為6.5℃,可保存4-5週而不影響品質。百香果果實適合的貯藏溫度可能因品種、 成熟度及栽培地來源不同而有所差異,但皆推薦低溫貯藏較能延長貯藏壽命與維持鮮食品質。
〔參考資料:吳庭嘉。2017。百香果綜合栽培管理技術。臺中區農業專訊第98期,第21頁。臺中區農業改良場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〕